社會學家Bourdieu所説的“游戲幻象”illusio。人類社會的各種競爭、比賽,其實都是人爲設計的幻象,但是最成功的玩家、最會玩的人,恰好是陷入幻象最深的。想要改變游戲的人就不能置身事外,反而是要進到游戲結構裏,從實作中領悟怎麽玩這場游戲。從經驗中内化游戲規則,想要改變社會的人不能獨立在外面,而恰好要在幻象裏面。

拉岡心理學認爲,所有人被生下來其實就是進到一場游戲裏,一場名爲大他者的游戲。就是在我出生前就已經被規定好的語言、社會文化、律法規則。人如果要表達自己的欲望,就必然要參與這場游戲,但是一旦接受了游戲規則,人又會感覺到扭曲了自己的欲望。因爲這套游戲根本不是爲我設計的。這種存在的異化感是人類欲望的根本處境。

《藝術家之路》是一段發現之旅。你將探索的未知領域就是你自己。期待愛上你自己和你周遭的世界。

基本原則

創造力是生命的自然秩序。生命是能量:純粹的創造性能量。
有一股潛在的、內在的創造力,注入所有生命——包括我們自己。
當我們向自己的創造力敞開時,我們也向造物主在我們內心和生活中的創造力敞開。
我們本身就是創造物。而我們,反過來,也注定要透過成為有創造力的人來延續創造力。
創造力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。使用我們的創造力是我們回饋給上帝的禮物。
拒絕創造是固執己見,與我們的本性背道而馳。
當我們敞開心扉探索我們的創造力時,我們也向上帝敞開心扉:良好有序的方向。
當我們向造物主敞開我們的創意管道時,可以預期會發生許多溫和而強大的改變。
向更大、更廣的創造力敞開心扉是安全的。
我們的創意夢想和渴望來自神聖的源頭。當我們朝著我們的夢想前進時,我們也朝著我們的神性前進。

牛津大学的Brian Little认为,人们并非基因或环境的受害者,即使
在人格形成之后,人们依然可以自由地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人(as citedin,Dahl,2014)。他指出,“每个人都至少有三个自我(three
selves):一个是由基因决定的自我,一个是在环境与文化影响下的自我,还有一个是由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所定义的自我。而最后这一个,才是最重要的、完全属于自己的自我。”(长大了就会变好吗?)

Show older
皮卡站

皮卡站,皮卡皮卡布灵布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