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llow

那些联系,绝非可有可无,而是生命中的重要之物,构成人的自我,影响人的行动,并为人的生活提供意义和方向。这些联系对人愈重要,一旦失去时人就愈失落,甚至觉得构成生命最根本的某些部份,从此不返。炸号这种暴力行为,实际上是对人的生命完整性的攻击。 (注9)我因此残缺不全,不再是原来的我。

这里有必要简略说明“生命联系”(life connections)这个概念。

人活在世界之中,须通过活动来实现自己,并赋予生命意义。这个过程,我们可理解为人作为理性自主的主体,通过有意识的选择,与世界建立各种联系。例如你相信某种宗教,并投入到该宗教的活动,你因而成为教徒;你相信某种政治信念,并加入倡议这种信念的政治团体,你因而成为政治人;又例如你相信某种伦理生活(如动物保护、素食、性别平等),并投入到实践这种生活的事业,你因而成为动保分子、素食主义者或女权主义者。

人生于世,不是本能的存在,而是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,联系起自身与世界,并赋予自身一个或多个自我认可的社会身份(social identities)。这些社会身份,在最根本的意义上,影响我们的存在方式,例如我们怎样行事,怎样做人,以及怎样看世界。

这里有几点须留意。

一,这些联系的建立,是得到个体反思认可并自行选择的,而不是被他人灌输和强加的。真正的价值认同,必须得到主体的内心认可。

二,这些活动的意义和价值,并非主观任意,而往往是在某个文化脉络之下得到广泛认可和肯定,或至少是个体能提出合理理由支持的。

三,这些联系不是单一的,而是多元的。我们的世界客观存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,每个主体可以基于自己的理性价值判断而投入这些活动,并形成不同的社会身份。这些身份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冲突(例如宗教认同、政治认同和伦理认同之间的不一致),从而令主体出现认同危机。如何面对这些危机,是个大问题。但在大部份情况下,主体总是努力寻求各种认同之间能够彼此协调和互相支持,从而活出相对完整的人生。

周保松:自由诚可贵 ──我的微博炸号纪事

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
皮卡站

皮卡站,皮卡皮卡布灵布灵!